第(2/3)页 张苍摇了摇头。 若始皇真的参与其中,扶苏再怎么也会有察觉。 而且他自己是全程参与,对很多事了解颇多,若始皇真有插手,不可能完全不显山不露水,所以始皇很可能只是顺水推舟。 想到这。 张苍又感觉理不顺。 因为这次的事仿佛是规划好的。 从怀县沉船开始,就仿佛注定会有此一遭。 一念间。 他想到了嵇恒。 那个化名为钟先生的男子。 张苍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,在脑海将自己知晓的事梳理了一遍,然后重复一遍又一遍,不断思索着相关细节,主要是嵇恒的言行及朝堂的情况。 最终。 张苍双眼微缩,神色变得深邃。 他轻语道:“从已知的情况来看的话,陛下打压功臣子弟势在必行,这一切似乎是定会发生的,也的确如此。” “大秦这些年功臣子弟渐渐窃据朝堂。” “蒙氏、冯氏、杨氏等大族,他们的子弟早已位列朝堂,而像杜赫、召平、姚贾这些人的子弟,眼下还在三公九卿府下的官署任职,但距离进入朝堂,已用不了太长时间。” “这种情况不是陛下想见到的。” “过去朝廷的重心在于推广新制及防范六国复辟,陛下对此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而在这大半年内,陛下似将目光从天下重新放回到了朝堂,开始对朝堂进行有意的整顿。” “只是动作都相对轻微,并未引起朝臣的恐慌。” “而这次的动静却有些太大了。” “大到让朝臣心生恐慌。” 张苍挠了挠头,还是有些没想通。 就算陛下有心整顿朝堂,但这次的进展过于顺畅了。 完全不像是突发的情况。 更像蓄谋已久。 他手掌着案几,让自己站起。 他一手环抱,一手扶额,在室内来回踱步,自言自语道:“若真是暗中蓄谋的呢?那又是什么情况?” “陛下通过对官员调动,对嵇恒释放一个信号?” “嵇恒得到信号,借此谋划了这次的沉船事件?然后借助长公子之手,平稳而顺利的完成了打压?” 这几句话一说出口,张苍也是被吓了一跳。 他下意识的想否定。 只是在想了一下后,又感觉的确有这可能。 而且可能性极大。 陛下跟嵇恒都是权谋大家,两人若暗中谋划,常人根本无法提防,也没有办法提防住,陛下身处深宫,日常所为大多会落到朝臣眼中,因而只要陛下没有太大的动作,朝臣基本不会猜到陛下头上。 而嵇恒一个死人。 若非长公子告知,他也根本没法猜到。 一个不该存在的人,在算计朝堂,这要是说出去,恐谁也不信。 但这一切是真的。 只是普天下没几人能知道。 张苍深吸口气,身子微微颤抖,他感觉自己似洞悉了一个要命的事情,这若是说出去,只怕自己当即就会人头落地。 他缩了缩脖子,神色变得紧张。 小心翼翼回了座位。 他看了看门窗,低声道:“若真是这样的话,很多事都说得通了。” “嵇恒就是陛下暗处的影子,长公子是陛下引动朝廷的工具,从官府对外推行‘官山海’开始,陛下就在有意谋划,整顿朝堂。” “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在针对一条制度。” “就是立国时特批的‘诸功臣子弟,择其能者,亦可先假郡守县令,待其政绩彰显,再行拜官’的制度,当时因防范天下,在数年后,朝廷并未真的去审核这些人的政绩,而是直接任用了这些功臣子弟为官。” “陛下此举为的就是对这条制度进行修补。” “避免功臣子弟尾大不掉。” “如此看来.” “商贾闹事其实是必然的。” “就算这次商贾没有选择铤而走险,早晚有一日,也会受不了朝廷的盘剥,最终选择发难,只是闹出的动静大与小罢了。” “无论大与小,最终都会落到所谓的《商律》《工律》上,继而将矛头指向廷尉府,这次之所以能这么顺利,主要是商贾将事情捅到太大,因而不用再等商贾闹出三四件事后,一并捅上去。” “廷尉府被问罪是既定的!” “只要陛下没改变主意,只要商贾依旧利益熏心,最终结果并不会有任何改变,只是时间早晚罢了。” “这是陛下跟嵇恒两人的合谋。” “长公子从始至终都身在局中,对此洞悉的很浅,也一直在为嵇恒掌控,不过的确借此有了不小长进,但相对这两个布局的人,却是显得过于稚嫩,也过于不谙世事了。” 随即。 张苍又眉头一皱。 因为陛下一直深居宫中。 这两年基本不出宫,如何跟嵇恒联系的? 就算早前有约定,但一人在朝一人在野,对形势判断也不一样,为何就能这么恰到好处的‘合作’? 张苍感觉颇为神奇。 他想了想,又觉得自己似多想了。 陛下或许对此并不知情,只是凭借对朝堂的控制以对事情的判断,继而做出了最有利的判断,从而将此事为自己所用。 无论最终真相如何。 嵇恒跟陛下恐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。 只是这种场面过于高深,远不是他能够洞悉的。 他也没办法预料,嵇恒接下来会做什么,嵇恒仿佛什么都可以做,又仿佛什么都敢碰。 张苍摇摇头。 他叹息一声,无奈道:“分明是他们在算计,为何鼻青脸肿的是我?我张苍招谁惹谁了?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啊。” “收拾收拾东西,回家避难几天。” “唉!” 张苍将蜜罐放进自己背包里。 惹不起就躲。 第(2/3)页